□ 乔永刚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一代的教育和培养工作,牵挂青年一代群体的成长和发展,为青年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擦亮奋斗底色指明了方向。
抓好顶层规划
青年大学生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关键,做好青年大学生的培育工作至关重要。高校应做好顶层规划,提升对青年大学生培养工作的思想重视和地位认知。
高校应坚持党对青年人才培养工作的全面领导,建成党委书记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职能部门协同推进的青年人才培养体系和工作格局,为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一方面,高校要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借助宣传讲座、广播报道、方案出台、制度督促等手段,提升广大教师队伍对青年教育工作的思想重视和责任意识。另一方面,高校应定期组织专题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座谈会、学术论坛等活动,邀请校内外青年教育工作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青年大学生教育工作研讨,科学制定青年大学生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等。
宿迁学院结合学校工作实际,专门制定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锦囊工程”。该工程旨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育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指导新时期宿迁学院青年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强化思想引领
高校要做好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旗帜鲜明地坚持党对青年成长的引领,坚持用理想信念补足青年学生的精神之“钙”,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广大青年的思想之“魂”。
高校应提升思政教育的学科地位,明确规定思政教育的课程时长、考核方式、教育目标、教育原则,确保思政教育工作得以有序推进。重视在通识课程中讲授思政教育理论知识,帮助青年学子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认识和政治认同;重视在选修课程中结合时事政治、民生热点、国际政治、会议精神等,回应学生关切的问题;重视在特色校本课程中结合地方特色历史遗迹、文化传统、革命事迹等,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争做有理想、敢担当的时代新青年;重视在实践课程中借助实地参观、主题教育、公益服务、社会调研、创新创业实践等手段,磨炼青年学子的实践本领和思想认识,引导大学生淬炼斗争精神,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不负时代,不负年华。
优化管理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用“小麦的灌浆期”比喻青年的成长关键期时明确指出,青年学生的“知识体系搭建尚未完成,价值观塑造尚未成型,情感心理尚未成熟”。在遵循青年成长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依托科学的管理体系,培养一批批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青年,帮助青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
坚持以科学管理手段,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成长环境。一方面,高校应建立健全学生管理体系,包括日常管理、课堂管理、成长与发展相关的管理、思政教育管理等。同时,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指导与服务,囊括学生信息管理、课程管理、学业管理、成绩管理、就业创业指导等各项工作。另一方面,在现有学生管理模式的基础上,高校要加强调查研究,系统整理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短板,提出针对性改进策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教学管理平台、动态监督平台、校园安全管理平台、智慧校园服务平台等,促进高校治理水平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细化学生管理工作,将学生管理打造成为集成式、网格化、精细化的综合管理模式。落实“学分制、大类培养”制度,鼓励学生全面发展;班级管理与“一站式”学生社区、学生社团、书院制等管理办法相结合,重视对学生第二课堂的管理和教育,为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营造积极向上、健康良性的校园环境。
(作者单位:宿迁学院;基金项目:2023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习近平青年观研究》〈项目编号:2023SJSZ1400〉)